公正的黃金買賣
目前世界上黃金買賣主要有三種類型:黃金牌價、生產價格和准官方價格。其他各類黃金價格均由此派生。 一般來說,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決定了黃金的總需求,例如在微電子領域,越來越多地採用黃金作為保護層;在醫學以及建築裝飾等領域,儘管科技的進步使得黃金替代品不斷出現,但黃金以其特殊的金屬性質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趨勢。而某些地區因局部因素對黃金需求產生重大影響。如一向對黃金飾品大量需求的印度和東南亞各國因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從1997年以來黃金進口大大減少,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及韓國的黃金需求量分別下跌了71%、28%、10%和9%。 一、市場價格。市場價格包括現貨和期貨價格。這兩種價格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這兩種價格都受供需等各種因素的制約和干擾,變化大,而且價格確定機制十分複雜。一般來說,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所受的影響因素類似,因此兩者的變化方向和幅度都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於市場走勢的收斂性,黃金回收的基差(即黃金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之差)會隨期貨交割期的臨近而不斷減小,到了交割期,期貨價格和交易的現貨價格大致相等。從理論上來說,期貨價格應穩定地反映現貨價格加上特定交割期的持有成本。因此,黃金的期貨價格應高於現貨價格,遠期的期貨價格應高於近期的期貨價格,基差為負。 中央銀行是世界上黃金的最大持有者,1969年官方黃金儲備為36458噸,占當時全部地表黃金存量的42.6%,而到了1998年官方黃金儲備大約為34000噸,占已開採的全部黃金價格的24.1%。按目前生產能力計算,這相當於13年的世界黃金礦產量。由於黃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儲備資產逐漸轉變為生產珠寶的金屬原料,或者為改善本國國際收支,或為抑制國際金價,因此,30年間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無論在絕對數量上和相對數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數量的下降主要靠在黃金市場上拋售庫存儲備黃金。例如英國央行的大規模拋售、瑞士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準備減少黃金儲備就成為近期國際黃金市場金價下滑的主要原因。 但由於決定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的因素錯綜複雜,例如:黃金的近、遠期的供給,包括黃金年產量的大小,各國央行黃金儲備的拋售等;黃金的市場需求狀況,這裡又包括黃金實際需求(首飾業、工業等)的變化,黃金回收與再利用等;世界和各國政局的穩定性、通脹率的高低、利率以及一些突發事件都是影響投資者心理的主要因素,進而影響黃金價格的走勢;投機者利用金價波動、突發事件大肆炒作,加上各類對沖基金入市興風作浪,人為製造供需假象。這一切都可能使世界黃金市場上黃金的供求關係失衡,出現現貨和期貨價格關係扭曲的現象,這時,由於賣黃金供不應求,持有期貨的成本無法得到補償,甚至形成基差為正值的情況,導致現貨價高於期貨價,近期期貨價格高於遠期期貨價格的現象。 20世紀70年代以前,黃金買賣基本由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決定,國際上黃金價格比較穩定。70年代初期,黃金價格不再與美元直接掛鉤,黃金價格逐漸市場化,影響黃金價格變動的因素日益增多 隨著香港黃金市場等黃金市場的建立,全世界黃金市場已經連成了一個連續不斷的整體,交易24小時不斷。由於受上述各種因素的作用,世界市場上的黃金價格經常劇烈變動。只有中、長期的平均價格,因其中和了各種投機因素,才是一個比較客觀反映黃金受供求影響下的市場價格。例如: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976年—1980年間的45次黃金拍賣中,實現平均價格228.56美元/盎司,該價格非常接近倫敦黃金定價市場在同一時期的平均值。 黃金實際需求量(首飾業、工業等)的變化。一般來說,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決定了黃金的總需求,例如在微電子領域,越來越多地採用黃金作為保護層;在醫學以及建築裝飾等領域,儘管科技的進步使得黃金替代品不斷出現,但黃金以其特殊的金屬性質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趨勢。而某些地區因局部因素對黃金買賣需求產生重大影響。 二、生產價格。生產價格是根據生產成本建立一個固定在市場價格上面的明顯穩定的價格基礎。以現在的匯價估算,黃金開採平均總成本大約略低於每盎司260美元(1986年,南非黃金生產成本約為每盎司258美元)。實際上,隨著技術的進步,找礦、開採、提煉等的費用一直在降低,黃金開來成本呈下降趨勢。世界黃金協會的統計表明,目前世界每年新增的黃金約為2600噸,而黃金每年的需求量都要大於開採量300噸~500噸。但由於1996年以來各國中央銀行的大規模拋金行為,國際市場的金價從418美元/盎司的高位一路下瀉,甚至下探到257.60美元/盎司,低於一定時期的黃金生產成本,使得各大黃金生產國遭受巨大的損失。 文章來源:http://xn--uk3akdw5oz7p.vipok.tw/gold5.html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